桐浦鎮交出群眾可感可期的2022“年終答卷” | ||||
|
||||
新時代未來鄉村暨共同富裕建設誓師大會 如何帶領群眾共同富裕,怎樣提升群眾幸福感?2022年,桐浦鎮帶著這兩個問題砥礪前行、乘風破浪,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,錨定“康養福地·自在桐浦”建設目標,在全鎮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,交出了一份群眾滿意的年終答卷。 那么,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什么?讓我們翻開答卷一起查閱—— 答好“共富”題 “共富場景”處處可見 在鳳凰谷園,遍野櫻花如云似霞,萬株杜鵑染紅山野,游客紛至沓來;在油菜花基地,萬畝油菜花田連綿不絕,穿梭其間的不僅有忙碌的蜜蜂,還有三三兩兩的游客;各大農場中,寒意無法阻擋游客出游的腳步,他們手捧熱茶,在露營營地欣賞鄉野秋意冬景,體驗采摘的樂趣;浮生小筑、悅漫、草果等特色民宿里,人們拋開城市的喧囂,在“都市后花園”讓心靈來一次“深呼吸”…… 翻開2022年桐浦的“共富畫冊”,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,不僅給桐浦帶去蓬勃生機,也讓群眾鼓了腰包。據悉,2022年該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2%。 這本“共富畫冊”,凝聚著全體桐浦人的心血。2022年,該鎮著眼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,將全鎮劃分為集鎮、桐溪、匯桐、沙岙四個組團,其中集鎮組團定位為休閑商住區,桐溪組團定位為生態文旅區,匯桐組團定位為農旅康養區,沙岙組團定位為山林共富區。明確組團功能定位后,該鎮堅持黨建統領,錨定“康養福地·自在桐浦”目標,召開新時代未來鄉村暨共同富裕建設誓師大會,以實施“個十百千萬”活動為載體,建立機關干部“揭榜掛帥”、村級組織“賽馬比拼”專項激勵辦法,累計爭取債券資金5.6億元,落地建設一批重點項目,以高質量項目為支撐,加快推動共同富裕。 集鎮組團落地建設桐浦衛生院、集鎮農貿市場、健康驛站、國潮街區等10項重點基建項目,改善集鎮功能;桐溪組團以“童趣集巷、共富社區”為主題,形成“一湖一巷一帶三區”的空間布局,打造“兒童友好城市”示范景區;匯桐組團實施省級片域型未來鄉村和城鄉風貌示范區建設,其中云峰村被列入2023年浙江省傳統古村落重點村名單,預計爭取各級資金2000萬元以上,打造都市西郊養生高地;沙岙組團以“農業雙強”行動推動共富合作社建設,提高農民收入。 這本“共富畫冊”上,百戶共富街區、千畝共富山林、萬畝共富農田“三大共富場景”尤為突出。桐浦鎮聚力帶動農民富,扎實推進國潮街區建設,集中流轉民房48間,精建百戶共富農居,帶動街區200余戶村民豐富街區業態,形成集鎮“月光經濟帶”,承接七彩油菜花海、鳳凰谷櫻花園“賞花游”后的休閑消費,推動“觀光流量”向“消費流量”轉移;培育千畝共富農林,吸引社會資本1.2億元打造鳳凰谷櫻花園,培植千畝櫻花、萬株映山紅,并引進“步步驚心”玻璃棧道、七彩滑道、露營基地等項目,預計帶動村集體年均增收100萬元以上,帶動就業150多戶;賦能萬畝共富農田,實施“七彩油菜花?!表椖?,舉辦網上油菜花節,推出文旅IP“油小花”,持續打響提升桐浦油菜花基地品牌。 經濟可持續增長,離不開產業發展。桐浦鎮堅持“三產”并進,交出經濟發展“高分卷”:工業經濟持續向好,2022年1月至11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8.54億元,同比增長10.34%;農業經濟穩步發展,創成溫州市級綠色發展示范區,創新“糧-菌”生態農業種植模式,引入社會資本打造總投資1.8億元的全省首家自動化菌菇生產示范園,以桐潔農業專業合作社為依托,推動農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;第三產業蓬勃發展,成功招引隆升堂預制菜、德育配餐等企業,浦西商業綜合體成功招引賓館、酒店運營,培育南南家庭農場、桐興生態農莊等經營主體。 解好“幸?!鳖} 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桐浦鎮素有“溫州都市后花園”之稱。2022年,該鎮堅持國家級衛生鎮、省AAA級景區鎮、省美麗城鎮、省“污水零直排”示范區和溫州“四好農村路”示范鎮“五鎮聯創”,匠心打造“康養福地·自在桐浦”。一年來,該鎮山水田湖更加美麗,產業特色更加突出,群眾生活更加美好。 環境干凈衛生是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。2022年,該鎮以村莊整潔有序為重點,開展環境整治“村村競比 戶戶包干”活動,深入建設美麗鄉村。各村以不搞大片綠化、繪畫、景觀化為原則,以潔化、美化、菜園化為主,就地取材、就地招工、就需整治,同步開展垃圾分類行動,創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個、市級優秀村4個。在美麗鄉村基礎上,該鎮堅持好中選優,在匯桐片建設“未來鄉村”,以“匯幸福,桐未來”為主題,謀劃實施“未來鄉村”9大場景、26個子項目。 2022年,該鎮以提升群眾幸福感、滿足感為落腳點,認真落實“七張問題清單”和巡查整改機制,綜合運用監督執紀“四種形態”,了解群眾“急難愁盼”,建設、完成一批民生實事項目,解決居民的一批操心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。一年來,該鎮改造提升便民服務中心,投用鎮衛生院(新院區),扎實推進鎮中心幼兒園項目建設,成功推進歷時8年未解決的溫州繞西南高速桐星村、沙岙村安置留地項目,全力護航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,用時112天竣工交付;加快推進農村污水管網建設,通過“污水零直排”省級示范區創建,投資1830萬元的桐溪、匯桐片區污水管網工程和投資1860萬元的集鎮片區截污納管提升工程即將完工;開展老高桐線、黎根線、小山線、瑞楓線(桐浦段)、104國道(桐浦段)五條道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,修繕農村公路70千米,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出行條件。 基層治理水平提升,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群眾幸福感的提升。2022年,該鎮累計投入1000萬元改造提升匯桐、桐浦等村級黨群活動陣地15個,開展人大代表進站活動24次、“民生議事堂”活動4次;優化網格治理機制,全鎮劃分為33個網格,助力政策咨詢、村情反饋“一鍵直達”,并快速完成兩起突發疫情應急響應,獲得市領導點贊;以“共享法庭”建設為抓手,將法官為主體的法治力量導入鄉村基層治理,促進“庭村融合”,全鎮21個村呈現“村村連法庭,事事倡法治”的良好局面,大幅提升基層法治、智治水平,勝豐村“共享法庭”被評為溫州市示范“共享法庭”;開展安全生產“百日攻堅”系列行動,全年排查企業550余家,排查隱患345處并全部完成整改,同時嚴厲打擊存在合用場所、無證無照的企業,立案11起。 不斷提升的基層治理水平讓文明之風盛行。該鎮集結機關干部、黨員志愿者等紅色力量,形成“1+3+N”網格隊伍,為村民提供上門服務;以“紅色星期天”為抓手,積極開展文藝匯演、電影下鄉、健康知識講座、義診義剪、英語夏令營等一系列志愿活動;積極開展慈善、擁軍和低保低邊幫扶等工作,成立市慈善總會桐浦分會,成立建鎮以來單筆私人捐款最高紀錄100萬元的“明誠惠農基金”。 |
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