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入選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(市)擬認定名單 | ||||
|
||||
1月6日,自然資源部公示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(市)擬認定名單,我市榜上有名,溫州僅兩個縣(市、區)獲此殊榮。 據悉,首批認定的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(市)示范期為2023年至2025年,在此期間將享受6項支持政策,包括優先列入試點、優先申報生態保護修復相關工程項目、優先盤活利用城鎮低效用地支持政策,以及省級在資金分配、用地指標安排、重大項目落地等方面的優先支持。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。推動自然資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,有利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。近年來,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,逐步改變低效粗放型的用地模式,特別是通過示范縣(市)創建這一載體,以評促建,全面提升自然資源節約集約水平。2022年,我市完成“三區三線”劃定,永農保護任務核減、城鎮開發邊界增量空間均為溫州最多,為今后發展贏得了空間、贏得了主動;全年完成“批而未供、供而未用”土地清理、低效用地再開發、存量土地盤活等14196畝,超額完成任務。此外,我市作為全省試點,承擔“浙地智用”建設任務,該應用代表溫州亮相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,被省級評為“最優場景”,我市被評為最佳“縣級節點”。 值得一提的是,我市在海洋資源節約集約模式、技術、制度和管理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工作,節約集約水平顯著增強。為此,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創建通知后,我市結合資源稟賦實際,以“海洋資源”為主攻方向,針對性開展創建工作。 據悉,近年來,我市大力探索海域立體綜合開發,引入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,實現“上可發電,下可養魚”的空間復合利用,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浙江省最大的海上光伏電站,投產后年發電量約38.8億度;大力推進海洋數字化管理,完成“瑞安市海島綜合管理信息系統”綜合平臺建設以及“瑞安市探索海域資源資產化管理”和“瑞安市海域資源價值貨幣化研究”試點,極大提高瑞安海洋管理的數字化、智能化水平;不斷加大海洋生態修復工作力度,開展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,啟動北麂列島諸灣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項目。 市資規局局長陳哲表示,接下來將繼續積極探索自然資源節約集約模式創新、技術創新、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,持續提升自然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水平,推動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模式機制和制度經驗,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資源保障。 |
||||